2025年8月,随着《广州市"十四五"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收官,如何破解"养老机构远、居家服务缺、社区支持弱"的民生痛点,成为城市治理的核心命题。在天河区长兴街岑村东外街2号,广州市天河区岑村护理院正以"社区嵌入式养老+精准服务"的创新模式,打造"15分钟养老服务圈"新范式,为超大城市养老难题提供鲜活解法。

精准服务下沉,构建"三公里"养老生态圈
作为广州市民政局"养老服务向基层延伸"试点单位,岑村护理院突破传统机构"重建设轻运营"的局限,将服务触角深入社区神经末梢。护理院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,设有全托床位120张、日间照料位50个,服务范围覆盖岑村、长湴、乐意居等周边5个社区,常住60岁以上老人超2.3万人。
这种"小而美、专而精"的运营策略,已在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取得显著成效:通过精准化服务设计,社区老人助餐需求满足率达98%,居家照护满意度提升至92%。而岑村护理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,推出"需求清单+服务菜单"对接模式——通过入户调研建立老人健康档案,定制包含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、精神慰藉等3大类12小项服务包,实现"一人一档、精准服务"。
正如入住老人王奶奶所言:"以前总觉得养老院是别人的事,现在护理员每周上门帮我测血压、打扫卫生,比亲闺女还准时,这才是真养老!"
科技赋能服务,打造"无感化"养老新体验
在"智慧养老"政策支持下,岑村护理院深度融合5G、物联网与AI技术,构建起覆盖健康管理、安全监护、服务调度的全场景智慧养老体系。
护理院内,每位老人佩戴的智能手表可实时监测心率、血压、步态等数据,通过5G网络同步至社区养老服务平台。若出现异常,系统将自动触发三级响应机制:1分钟内通知签约家庭医生,3分钟内社区护理员到场处置,同步联系家属告知情况。这种"隐形化"健康监护模式,已在荔湾区冲口街试点中成功预警89起跌倒事件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护理院引入腾讯云研发的"银发守护"智能系统。通过部署在老人家中的毫米波雷达,可实时监测呼吸、体动数据,结合AI算法分析睡眠质量、跌倒风险,数据异常时自动推送预警信息至子女手机。正如独居老人张伯所说:"这个雷达比摄像头好,既保护隐私又保安全,儿子在外地也能放心。"

医养深度融合,筑牢"家门口"的健康防线
在医养结合政策支持下,广州市天河区岑村护理院突破传统社区养老"有服务无医疗"的瓶颈,构建起"小病在社区、大病转医院"的分级诊疗体系。
护理院与天河区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,院内设全科诊室、中医理疗室、康复训练室,配备远程会诊系统、智能中医体质辨识仪等设备,可开展慢性病管理、术后康复等68项医疗服务。更推出"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",为老人提供24小时健康咨询、上门巡诊、药品配送等服务。
这种模式在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已验证其成效:通过家庭医生驻点服务,社区老人年均门诊量下降37%,住院率降低22%。而岑村护理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,引入"互联网+护理服务"平台,老人可通过手机预约护士上门进行静脉采血、伤口换药等专业操作,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。
政策红利释放,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
随着《广州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深入实施,适老化改造补贴、智慧养老产品消费券等政策为老年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。岑村护理院积极响应,推出"政策补贴+机构让利"双惠民计划:
符合条件的老人申请居家适老化改造,可享40%补贴,最高1.2万元;
入住护理院选择"医养结合"套餐,叠加使用"乐龄广州"消费券,月费直降1500元;
参与护理院组织的智能手机培训、老年大学课程,可获积分兑换智能药盒、防走失手环等适老化产品。
这种"政府搭台+企业唱戏"模式,已在成都市锦江区银发商业综合体取得成功:通过政策补贴带动,老年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45%,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使用率提升380%。而岑村护理院更进一步,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升级,让老人以更低成本享受更高品质的养老生活。
广州市天河区岑村护理院现开放全托养老、日间照护、居家上门服务三大模式,提供24小时专业护理、定制化膳食管理、多元化文娱活动等全方位服务。

咨询热线:400-6621-021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街岑村东外街2号
在这里,社区不再是简单的居住空间,而是承载幸福的载体;养老不再是被动的生活安排,而是主动的品质选择。广州市天河区岑村护理院,正以精准化服务之名,重新定义银发时代的幸福可能。
以上就是“老龄化社会加速,如何让养老服务真正"触手可及"?”的相关内容,更多需求请关注广东康养网或垂询:400-6621-02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