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随着《广州市"十四五"康复医疗服务发展规划》收官,如何破解"康复机构少、专业水平低、居家难延续"的民生痛点,成为医疗领域核心命题。在黄埔区开创大道3016号,广州市东升医院(养老康复区)正以"医养康护一体化+智慧康复"的创新模式,打造区域康复医疗中心新范式,为粤港澳大湾区银发康复服务升级提供鲜活样本。

医养深度融合,构建全周期康复管理体系
作为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认定的"医养结合示范单位",东升医院突破传统"重治疗轻康复"的局限,将急性期治疗、恢复期康复、稳定期照护有机衔接。医院设立康复医学中心,配备智能康复机器人、三维步态分析系统等设备,可开展神经康复、骨关节康复、心肺康复等86项专业服务。
这种模式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已验证其成效:通过医养康护一体化管理,脑卒中患者康复有效率提升31%,二次住院率降低25%。而东升医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,推出"康复评估+个体化训练"套餐,患者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训练计划,并与康复师在线沟通调整方案。正如脑梗后遗症患者陈先生所言:"这里的康复不是千篇一律,而是为我量身定制动作,比传统医院更见效。"
智慧康复落地,重塑专业服务新体验
在"智慧医疗"政策支持下,东升医院深度融合5G、物联网与AI技术,构建起覆盖评估、训练、随访的全流程智慧康复体系。
医院引进腾讯健康研发的"灵犀康复"系统,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患者运动数据,AI算法实时分析关节活动度、肌肉力量等指标,自动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医院开发"东升云康"小程序,集成远程指导、训练打卡、效果对比等功能,患者可通过视频连线与康复师互动,平均随访频率提升至每周2次。正如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李女士所说:"以前康复要跑医院,现在在家就能做训练,AI还帮我纠正动作,太方便了!"

社区嵌入深化,打造"15分钟康复服务圈"
在"强基层、补短板"政策支持下,广州市东升医院(养老康复区)聚焦黄埔区产业工人养老需求,构建起"医院-社区-家庭"三级康复网络。医院与周边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,每周二、周四派驻康复师坐诊,开通绿色转诊通道。这种"上级医院技术支撑、基层机构服务落地"的模式,已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取得显著成效:通过专家下沉,社区康复需求满足率提升47%,患者区域外转率下降32%。而东升医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,推出"家庭康复床位"服务包,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理疗、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等专业服务。
政策红利释放,激活康复消费新动能
随着《广州市促进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出台,长期护理保险提标、康复项目纳入医保等政策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。东升医院积极响应,推出"医保+商保"双通道支付计划:
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申请康复治疗,可享医保额外报销15%,最高3000元;
入住康复医学科选择"智慧康复"套餐,叠加使用"健康广州"消费券,治疗费直降40%;
参与医院组织的康复讲座、训练营,可获积分兑换家用理疗仪、智能拐杖等康复设备。
这种"政策引导+机构创新"模式,已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得成功:通过医保倾斜,康复训练依从性提升51%,患者年度医疗支出降低23%。而东升医院更进一步,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升级,让患者以更低成本享受更高品质的康复服务。
广州市东升医院(养老康复区)现开放神经康复科、骨关节康复科、心肺康复科三大特色专科,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、个性化康复方案、全程健康管理等全方位服务。

咨询热线:400-6621-021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开创大道3016号
在这里,康复不再是冰冷的疗程,而是充满温度的关怀;养老不再是被动地维持功能,而是主动地提升生活质量。广州市东升医院(养老康复区),正以医养康护一体化之名,重新定义银发时代的健康可能。
以上就是“康复需求激增,如何让专业服务触手可及?”的相关内容,更多需求请关注广东康养网或垂询:400-6621-021。